《1917》顾名思义就是1917年的事情,当时正值一战末期,盟军之间的战斗早已让人心力交瘁。在一个平常的早晨,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这两名英国士兵接到了一份重大的使命,他们必须在一日内穿过充满危险的前线,以防止另外一只失去联系的部队掉进德国人的圈套。所以,两个人怀着紧张的心情,一起上路了。这一日的时间,他们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。
在观看了影片之后,我一直在思考,为何主人公会变成一个大英雄呢?难道是命中注定的?又或者,一个人在经过艰苦的训练后,会变成一个真正的英雄。怀着这样的想法,我重新审视了一遍影片,得出的结论是:要做一个英雄,不仅要看他的运气,还要看他的意志。从电影一开头,我们就能看出,这一切都与斯科菲尔德无关,因为指挥官只想要布雷克。选择布雷克,除了他擅长绘制地形之外,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,就是布雷克的哥哥也在这群人之中。我们都知道,这次行动是非常凶险的,必须让信使穿过形势未知的德国前线,敌人是否已经撤退,是否还留在原地,沿途是否有埋伏,我们都不得而知。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们,谁也不会去干这明显是找死的事情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只有两个人可以胜任这个任务:第一,这个人还很小,还没有变成一个铁石心肠的军人,在上级的鼓舞和承诺下,他的血液会沸腾起来。二、此人有自己的亲人,在军队中失踪,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去拯救自己的亲人。可惜的是,布雷克在两个项目上都中了,所以他是最合适的。在那个时代,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战斗方式,孤身一人穿过一条战线本身就很冒险,所以必须要派一个人保护他,所以斯科菲尔德才会莫名其妙的接受了这个命令。
因此,对于斯科菲尔德而言,一千六百条生命的伟业,纯粹是一次偶然,是上帝那神奇的手笔。但是这个时候,他和我们这些旁观者都不知道。在电影的开头,我们看到了一个满是怨恨和喋喋不休的斯科菲尔德,和一个为了保护自己家人的好兄弟布雷克,一起穿过一个充满了危险的地方。但这个时候,布雷克却去世了。主角的去世突如其来,让斯科菲尔德有些不知所措。是继续往前,还是想办法搪塞掉这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?以斯科菲尔德之前的行为来判断,愤怒的少年十有八九会做出第二种决定,但在这种时候,他还是决定坚持,他不是来执行任务的,也不是来救人的,他只想完成自己的朋友的心愿。
正是因为这个简单的承诺,他才能顶着烈焰穿过火场,最后挽救了一千六百条生命,他才算是真正的大功臣。事实上,在阅读全球不同的英雄事迹之后,人们往往会看到,这些英雄之所以能够被塑造成一个伟大的人物,都是因为他们的承诺,或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到痛苦,或者他们只是出于某种目的,去帮助别人,而这些人却有着共同的目的,就是大公无私。
在影片中,有两个镜头让我感觉很好。第一次,斯科菲尔德在德国人的围攻下,掉进了河里,在经过一段艰难的搏斗之后,他总算逃过了一劫。那个时候,斯科菲尔德奄奄一息,让我流下了眼泪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,他握着浮木的双手正在逐渐变得无力,他的精神也因为疲惫而逐渐消散,险些溺水而亡,而就在这个时候,一朵洁白的花瓣突然从他的身旁飘了过来,就在昨天,他和布雷克出发的时候,他还遇到了一棵被砍伐的樱桃,他的朋友布雷克告诉他,那些白花的区别。一晚上过去,两人就像是生离死别,当斯科菲尔德即将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突然有一片白色的花朵浮现,仿佛是一个活泼可爱的胖乎乎的朋友回来了,斯科菲尔德终于鼓起勇气,朝着海岸爬去。而当他重新回到岸边的时候,却正好碰到了他要找的人,这让我更加确定,这些白花应该就是布雷克的鬼魂了。就如同他曾经两次将斯科菲尔德拽起来,在另外一个时空中,他再次用自己的方法,将自己的伙伴们重新拉了回来。
接下来是我最爱的一个镜头。尽管他们已经确定了目标的军队,但一千六百人的军队却分散在一条长达几公里的防线上,而斯科菲尔德的中央指挥站还隔着一段很长的路,而这个时候,随着第一轮冲击的到来,一种从未在战争电影中看到的诡异景象正在上演。随着一声口哨,数不清的士兵从壕沟里冲了出来,向着德国人布下的埋伏冲去,而斯科菲尔德则是狼狈不堪地迎了上去。
一队人在亡命狂奔,悍不畏死。有人在疯狂的逃窜,他在不让那些年轻人在没有任何意义的情况下死去。画面很短,但也很有人文色彩,我想,这样的画面,足够走上国际电影的舞台了。斯科菲尔德一边狂奔,一边向麦肯齐将军传达着来自遥远地方的指令,为1600名士兵带来了一线生机,这是何等的壮烈,但他自己,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斯科菲尔德终于像昨天一样,背倚着一株大树,默默地闭目养神,但现在,他成了一位大英雄,而他的战友,却永远都没有回来。